重庆石桥铺殡仪馆|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电话:023-68660679|石桥铺火葬场

咨询服务电话:

023-68660679

和谐殡葬

点击次数:551   更新时间:2022-09-18      来源:本站

殡葬业真正能够达到人性化、人文化和人道化的水平,则可以去创建和谐殡葬了。人们日常用语中,“和谐”往往有和平、和睦、和善、和美、和乐、亲和等意思,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存在状态与理想的关系状态。从语意学来看,“和”主要包含“和睦、和气”的意思;“谐”则指“相容、相合”的意思。所以,“和谐”者,主要是指协调、顺畅、有序的关系,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和谐,即人们彼此间讲诚信、友爱,并能够互相帮助,和谐相处。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和谐,即社会要实现全体公民的公正、正义与权利平等,让整个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三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要和谐,即人内在的精神与心理要舒缓、平静、和谐。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和谐,此中关键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生者与逝者、人与“神”的和谐。所以,和谐的理念是一个系统,意味着五种关系皆处于一种非剧烈冲突、非紧张矛盾的存在状态,和谐共处、共存共荣。

以现代人们推行火化的问题为例。严格来说,火化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是佛教东来带来的丧葬方式,所以,其与大多数的中国民众的生死企盼是不符的。现代社会推行火化,可以使人与自然达到更和谐,却可能导致人与人不和谐、人与社会(殡葬业)不和谐,两者存在着相当紧张的关系。改变土葬习俗,实行火葬,目的在少占耕地、不用棺木、节省丧葬的费用,本质上是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但在中国传统生死观影响下的中国民众,却难以接受火化的方式。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念主要有三点。一是阴间与阳间并立的观念,中国百姓往往认为,人死后可以在阴间过与阳间差不多甚至更好的生活,这一观念使中国人追求厚葬厚祭的殡葬方式。二是“形”与“神”,或“身体”与“魂魄”有对应的关系,中国古人坚信:人死后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复活的,但前提是尸体与魂魄在分离之后再次实现合二为一,这引申出人逝后立即招魂之“殡”的方式和葬之中广泛地采用尸体的防腐技术及深掩之土内的丧葬方式。三是孝道观,中国人为报答父母祖先养育之恩,追求物化的坟墓以供祭祀之用,所以,中国古代社会上至皇室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皆尽财尽力尽时去营造大墓大坟,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这三种观念经过历史的洗礼,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有许多因素保留下来,一直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殡葬观念与操作。比如,在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中,有许多人不仅在亲人墓前烧纸钱、香烛,更烧起了纸别墅、纸汽车,甚至纸小姐。又比如,各地都出现了有钱人营造超级豪华大墓的事件。再比如,在一些地方,聚众暴力抗火化的事件层出不穷。应该说,五十年来,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推行火化,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效果是惊人的,成绩是巨大的,如浙江、广东、北京、天津、山东、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的火化率已接近100%,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据统计,全国每年死亡人口约820万之巨,火化入葬的只有 334 万左右,占死亡人口 42%。随着中国人口与土地和其他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大,改革中国民间殡葬习俗,尤其是尽快地提高火化率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在于,怎样做才能使广大民众,尤其是农村的百姓接受火化的丧葬方式,而又不引发政府与群众的激烈矛盾呢?实际上,提高火化率固然重要,但从构建和谐的角度而言,更值得下工夫的是让民众从观念到行为皆自愿接受火化,这样才达到了生者、社会和殡葬业与逝者的和谐,这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比,是一种更重要的和谐,“和谐”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此,必须大力推行现代的生死观教育。也就是说,要改变人们肉身永存之观念,意识到人之身体是会死且朽的;但又绝不是“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要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逝者虽然已矣,但其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可以永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逝者的态度,提升殡葬的品质,达到生者与逝者、社会、大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正是因为人们逝后还有血缘的人际的生命存在,才有殡与葬的活动,才会产生现代的殡葬产业。也正是因为人之血缘的人际的和精神生命可能在逝后永存,才让殡葬业有了广泛的发展领域;而殡葬业也必须在如何让人们人际的血缘的精神的生命得到永久存在及充分展开上下工夫,开发新的殡葬样